【字体:大  中  小】 【投稿邮箱:djwgngj@163.com】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30多年前,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牵头组织制定了我国地方政府首部纵跨15年的发展战略——《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以改革和开放作为总方针,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前瞻性的战略举措,为厦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系列报道《“厦门发展战略”启示》今天播出第二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经济特区应该走在全国前面 在厦门自贸片区,依托高效的数字政务系统,每分钟就有9票报关单通过审核、270万元的进出口货物顺利放行。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 早在30多年前,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在牵头组织制定《厦门发展战略》时,就开启了我国对自由港政策、自贸区理论的探索,创造性提出把厦门建设成“自由港型经济特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 第一步,在象屿建保税区; 第二步,把保税区扩大到全岛,转为自由贸易区; 第三步,有限度地全岛放开的自由港。 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说:“编这个规划的时候,自由港怎么搞?人员如何自由进出?金融、货币政策什么样?不知道,就去摸索,试点先行,摸着石头过河。” 时任厦门市计委常务副主任吕拱南:习近平同志常和我说,改革,经济特区应该走在全国前面。先行一步,边走边改边试,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放水养鱼”一子落、满盘活 ![]() 发展自由港,港口是核心。 厦门港务退休员工柯文情:当时厦门港码头条件很艰苦,吞吐量一直上不来。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港口的发展,数次来到现场调研,仔细听取企业干部员工的意见,弄清楚问题的根源。 ![]() 运输能力不够,设施不完善,而政府没有更多的钱给企业升级设备。这个问题,不仅制约着厦门港发展,也困扰着当时厦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 ![]() 经过反复调研,《厦门发展战略》提出:“通过财税改革”“使企业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 习近平同志推动厦门率先在全国出台税利分流措施,全市66家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上交比例,尽可能把利润留给企业发展生产。这项在当时被称为“放水养鱼”的改革,一子落,满盘活。 厦门港务退休员工郭瑞泽:“放水养鱼”推出以后,企业利润留了下来,用这钱买了设备,解决了燃眉之急。随着吞吐量的增加,有了更多的利润,完善了码头的配套设施,作业的能力越来越强,航线也越开越多。
“外引内联” 敞开大门,实行全方位开放 ![]() 为特区发展夯基垒台,《厦门发展战略》谋划了一系列先导性、基础性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特区金融体系;率先布局用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首次提出“小政府、大社会”原则,建立精简高效的特区行政管理机构……厦门还在全国先行一步,推动政企分开,撤销厦门工业系统的机械、纺织等全部8个专业局。 时任厦门市委副书记王金水:精简机构,下了很大决心,就是要逼着大家解放思想,尽快地融入市场经济。说明什么?习近平同志有这个眼光,他有这个胸怀,他有这个魄力。 ![]() 敞开大门,实行全方位开放。《厦门发展战略》指出,要实行“外引内联”战略。对外要引进台资、侨资、国际资金以及先进技术;对内要联络内地的有关地市和企业。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厦门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化运作的航空公司——厦门航空;率先利用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促成了厦门机场扩建;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他还创新将厦门经济信息中心列为全市基础工程,及时掌握国内外经济信息。 时任厦门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郑金沐:习近平同志说有机场、有码头,这个耳朵还是不灵的。要对外开放,要发展外向型经济,信息是很重要的事,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机遇。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到现在信息中心运行已经近40年了,对推进厦门的信息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0多年来,厦门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区到保税区到自贸试验区的迭代升级;连续成功举办2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这里投资。 如今的厦门,已经成为我国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国际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 ![]() 厦门大学教授张兴祥:在牵头制定《厦门发展战略》时,习近平同志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和示范性。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要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 ||
|
||
相关新闻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