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投稿邮箱:djwgngj@163.com】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 上图这是在南非北开普省拍摄的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南非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项目。 新华社记者张誉东摄 右图3月25日,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的方廷希尔庄园,中国农用无人机为甘蔗林喷洒杀菌剂。 新华社记者白 舸摄 中非经贸合作的突出特征是战略政策引领效果明显,合作成果广泛惠及非洲及中国,真正体现平等公平、需求利益契合互补、互利互惠共赢,堪称全球贸易体系以及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和非洲开启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继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前列,以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中非人民。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中国长沙举行,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中非经贸合作也将迎来一个新高潮。中非经贸合作的突出特征是战略政策引领效果明显,合作成果广泛惠及非洲及中国,真正体现平等公平、需求利益契合互补、互利互惠共赢,堪称全球贸易体系以及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南南合作的典范。 在2024年9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动”,为中非经贸务实合作擘画宏伟蓝图。中方各部门、各地方、各企业持续深化与非方沟通合作。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聚焦“十大伙伴行动”安排系列活动,展示合作成果,汇聚各方资源,形成更大合力,包括探索、培育和推介合作新路径、新模式和创新安排,力求为中非务实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 中国加强与非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战略对接与共同行动,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有效对接。在《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的首个三年规划中,中国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其中与中非经贸合作密切相关的议题包括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和绿色发展等。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成员,中国将在全球发展倡议战略引领下,继续推进中非经贸合作。 中非经贸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推进经济增长及转型、改善提高民生福祉、拉动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等进程,为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积极贡献,日益获得非洲国家及国际社会的更广泛赞扬和支持。 作为引领和推动中非各领域合作的重要基础,中非经贸合作应继续抓住发展机遇、增长点和新需求,持续释放诸多潜力和积极因素,同时,共同迎接挑战风险,拓展合作范围领域规模,提高合作质量水平。 非洲国家在诸多领域禀赋优势及潜力巨大,尽管面临多重冲击、压力及不确定性,非洲经济仍展现韧性和活力,位居全球经济增长最快行列,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被视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和投资热土之一。非洲在原材料和矿产资源、年轻劳动力和就业人口、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禀赋优势。在新改扩建道路港口机场及通信通讯等基础设施、关键矿产、农业、数字经济、能源转型、绿色经济、蓝色经济、工业化进程、金融科技、创意产业、旅游及其他服务贸易等方面,非洲对外合作需求巨大。 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溢出效应将给中非经贸合作创造新机遇。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所代表的新发展理念,与非洲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及转型的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战略及愿景高度契合。在促进各自经济增长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愿景下,中非有望推动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 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卓然壮大。中国和非洲开启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继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前列,以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中非人民。正如中方《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所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中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 | ||
|
||
相关新闻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