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国内国际  >  国内新闻  >  高层动态  >  理论评论
学习手记|“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
www.jxnews.com.cn   2025-06-11 09:00:03    来源:新华社  编辑:章峰    作者:

【字体:    】 【投稿邮箱:djwgngj@163.com】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6月10日,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由中国提议设立并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协商一致通过,这再次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体现了世界百年变局中的人心所向。

      在人类共同居住的星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超过80亿人口。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什么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正确相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答案:“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交流对话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早在地方工作时,就着力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在福建,促成福州与美国塔科马结为友好城市;在浙江,部署指导浙江走出国门举办文化活动,让中式美学邂逅法式浪漫;在上海,关心推进世界博览会筹办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一段往事:“我在浙江工作的时候,推动了杭州和意大利维罗纳两个‘爱情之都’的友好交流。杭州有梁祝、白蛇传,维罗纳有罗密欧和朱丽叶。”

      跨山越海,不同文明里的爱情故事,诠释着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两座城市之间的交流佳话,也是不同文明之间平等相待、相互欣赏、美美与共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主场外交到出国访问,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向世界阐述中国的文明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场合,作出一系列深刻论述——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人类历史不会终结于一种文明、一种制度”……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念兹在兹,身体力行。

      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同塞西总统共忆中埃文明交流的源远流长;在法国尼斯海燕别墅,同马克龙总统纵论中国古代先贤和欧洲文艺复兴;在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同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探讨中国儒家民本思想与古希腊人本主义的共通之处……中国国家元首的一场场别具韵味的“文化外交”,让世界感受到“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开阔胸襟,体悟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之谊。

      当前多重危机挑战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带来的巨大冲击,亟须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发展合力。文明的价值空前凸显,文明的互动至关重要,文明的对话正当其时。

      从将文明互鉴伙伴行动列为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之首,到推动开展“儒伊文明对话”合作、宣布举办中拉文明对话大会、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正化作一个个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前行的实际行动。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以心系人类前途命运的博大天下情怀和深厚文明情怀,在人类何去何从的关键路口,向世界发出“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的真挚呼吁。

      以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为新起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将推动和平薪火代代相传、发展动力源源不断、文明光芒熠熠生辉,共同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