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国内国际  >  图说世界
“老将”立“新功” 天问二号“专属座驾”有这些看点
www.jxnews.com.cn   2025-05-30 08:09:14    来源:新华网  编辑:林毅龙    作者:

【字体:    】 【投稿邮箱:djwgngj@163.com】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新华社西昌5月29日电 题:“老将”立“新功”天问二号“专属座驾”有这些看点

      新华社记者宋晨、刘祯

      5月29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为何选择这型火箭作为天问二号的“专属座驾”?本次发射中它又有哪些看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魏远明介绍,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一种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作为我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一型号长征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天链等“乘客”巡天探宇,保障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这位“老将”如今历经锤炼,越飞越稳,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魏远明介绍,本次发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地球逃逸轨道发射任务。以往发射地球轨道范围内的载荷,火箭分离速度是以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但此次任务中,火箭分离时需以超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从而使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逃逸轨道。这需要极高的速度和能量。

      “这型火箭是‘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兄弟’中‘力气’最大的。”魏远明说,特别是经过研制团队实施运载能力与可靠性“双提升”工作后,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已提升至5.55吨,与天问二号探测器质量要求更为贴合,成为本次发射任务的“不二之选”。

      “干大事”不仅需要“大力气”,还要“很心细”。

      “天问二号任务‘瞄准’的小行星2016HO3,因其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弱,导致捕获难度大,对火箭入轨精度要求极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张亦朴说,本次火箭入轨速度不仅要超每秒11.2千米,速度偏差也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会造成百万公里的级差。为此,研制团队特别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设置了末速修正,确保分离速度“达标”。

      同时,本次任务发射窗口要求极高,连续3天每天只有4分钟。但由于目标小行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一直在变化,只有“零窗口”发射最节省燃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金志强介绍,研制团队针对连续3天的发射窗口,将原本每天1套、共计3套的火箭飞行程序,简化为一套程序,进一步提高火箭可靠性和任务适应性,通过精心准备,实现“零窗口”按时发射,让任务成功增加了更多保障。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