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在宜春市宜丰县,一位八旬老者用20余年时间编织了一部承载着地方文化记忆的方言词典——《宜丰话例汇》。他是宜丰中学退休教师蔡望乔,一位将教育精神融入文化传承、用行动诠释对家乡语言热爱的教育工作者。这部耗时十五载的心血之作,不仅是语言学的珍贵资料,更是一位老教师对文化传承的深情告白。 退休后的文化长征 2004年,时年65岁的蔡望乔在与青少年交流中发现,宜丰方言正面临代际断层的危机。当听到一位返乡亲戚因乡音结缘的故事后,他毅然决定用余生编纂一部系统的方言词典。从那一刻起,这位退休教师开启了一场没有终点的文化长征。 蔡望乔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成了他的"方言捕手",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田间地头,只要听到独特的方言词汇,他便立刻记录下来。为了考证一个生僻字的准确写法,他常常查阅《难字典》和20世纪30年代的老《辞海》,甚至登门求教乡村里的"土话专家"。有一次为了确认"僝"字的方言用法,他历经数月辗转多方才找到答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正是教育精神在文化传承中的生动体现。 历时20余年,三易其稿,多轮更新,一部50余万字的《宜丰话例汇》终于成型。全书收录5800多个方言单字、7400多条词组俗语,每个词条都标注对比读音、含义、例句及出处,堪称宜丰方言的"百科全书"。这部词典不仅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资料,更成为连接宜丰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方言保护的教育担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蔡望乔深知语言与文化的共生关系。他在编纂过程中特别注重方言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将宜丰人的生活智慧、历史记忆融入词条注释。例如在解释"黄连麻糍"时,不仅标注读音和制作工艺,更详细描述了这一传统美食在节庆中的文化意义。这种将语言研究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方式,正是教育者特有的文化自觉。 他的工作得到了地方文化部门的高度认可。宜丰县档案馆近年来积极推动方言保护工作,2023年收录的《宜丰方言词浅释》与蔡望乔的《宜丰话例汇》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宜丰方言的保护体系。而宜春市档案馆2020年出版的《宜春方言词典》,更将宜丰方言纳入赣西文化研究的大框架中。蔡望乔的努力,不仅为地方文化保护提供了学术支撑,更通过教育的方式唤醒了人们对母语的珍视。 在宜丰中学,蔡望乔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年轻教师们将方言元素融入校本课程,通过"方言小课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家乡语言的魅力。这种"双语言教 育" 模式,正是蔡望乔教育理念的延续。 文化传承的生命书写 如今,86岁的蔡望乔依然在为词典的出版奔波。他深知,只有让这部词典走进大众视野,才能真正实现方言的活态传承。"等正稿出来,还得给它找个好' 婆家'",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位老教师对文化传承的执着。 他的坚持也影响着身边的人。学生们、亲友们自发成立"方言保护小组",代替蔡老师走街串巷记录方言;退休同事们组成编审团队,协助他进行最后的校对工作。这种师生携手、代代相传的文化守护,正是教育精神最动人的注脚。 在宜丰县城的耶溪社区,蔡望乔的书房里堆满了泛黄的手稿和古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宜丰话例汇》的校样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仿佛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生命书写的文化诗篇。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基因的延续;文化传承不仅需要学者的钻研,更需要教育者的担当。当我们翻开这部凝聚着心血的词典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鲜活的方言词汇,更是一位老教师对家乡、对文化、对教育的无限深情。这种深情,正是新时代教育正能量最生动的诠释。(左荣昌)
|
||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