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近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多位消费者在重庆、长春机场遇到“尊享卡”连环套路: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值机区域向旅客推荐航空公司贵宾卡充值,实际购票后却发现,买到的所谓“尊享卡”并非航司发售,而且每次机票只能用“尊享卡”的部分额度,优惠后的机票价格比航司官网还高。 ![]() 消费者所办尊享卡,相关电话无人接听 网上检索可以发现,类似骗局至少从2019年开始就曾陆续被媒体曝光过。套路都是类似的,某些公司从机场或者航司那里租赁场地,穿上类似地勤的制服,让旅客以为业务员是机场或者航司的工作人员,然后开始推销所谓的贵宾卡、尊享卡,当旅客办完业务发现上当,再要维权的时候,却发现无人负责:机场说这些业务人员是航空公司的人,所以责任在航司;航司说他们柜台是租给售卡公司的,所以要去找售卡公司。消费者找售卡公司,结果售卡公司直接玩失踪。 ![]() 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内仍有身着制服的推销人员在值机柜台附近卖卡 其实就算能找到售卡公司,消费者要想维权追究他们的责任,也并不容易。骗局的核心问题,是承诺买机票可以优惠、可以使用机场的贵宾厅。可这个优惠的承诺,到底是相对于机票原价优惠,还是相对于市场价?存在很大的解释空间。 在消费者看来,使用“尊享卡”之后比官网给出的优惠价还高,是明白的骗局。可如果当初的合同没有约定清楚,优惠价的对照标准是什么,就很难在法律上明确其是虚假承诺。而如果消费者嫌贵不去购票,也就没法验证能不能使用贵宾厅。一句话总结就是:整个骗局都在打擦边球,消费者要搜集足够的证据去维权,相当困难。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类似已经上演多年的骗局,还总是能持续出现。 可再仔细推敲一下,模糊话术能够行骗得逞的原因是什么?并非骗子有多么高明,重要原因是他们打着机场或者航司的幌子,才能轻易赢得了旅客的信任。机场对自己地盘上的骗局不闻不问,航司明知道他们穿着和自家制服相似的服装,却也坐视不理。如果机场和航司都能尽到自身的把关义务,相信类似骗局不可能发生。 根据媒体报道,重庆航空之前是把重庆江北机场的一片区域,出租给一家公司用于开展办理信用卡业务,而这家公司正是在此期间,给旅客违规推销“尊享卡”。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开展坑蒙旅客的业务,涉事航空公司为什么没有早发现?在旅客投诉之后,才敦促该公司整改,这样的治理显然已经严重滞后,机场和航司理当对旅客受骗承担连带责任。 机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场域,旅客天然会以为里面的摊位或者属于机场,或者属于航司,而不太会想到在这个安检很严格的地方,竟会有骗子在堂而皇之地挖坑。就此而言,机场和航司在出租摊位、外包服务的时候,必须尽到起码的把关责任。放任骗子收割旅客,赔上的是自己的声誉。(守一) |
||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