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国内国际  >  国内新闻
投资于人,合肥实现“万亿GDP+千万人口”双突破
www.jxnews.com.cn   2025-03-13 15:35:56    来源:三里河  编辑:刘薇    作者:

【字体:    】 【投稿邮箱:djwgngj@163.com】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合肥,这座曾经被称为“中国最大县城”的城市,近年以“最牛风投城市”走红。

      最近,合肥又火了,不过这次不是风投,而是人口。

      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人,正式跻身“千万人口俱乐部”,成为长三角地区继上海、杭州、苏州之后的第4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同年,合肥GDP达到1.35万亿元,稳居全国城市第19位。

      从“穷得连铁路都绕着走”到“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突破,合肥做对了什么?这座以风投出圈的城市,又隐藏着怎样的发展逻辑?

      一是经济增长和人才集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迁移人口增长。

      都说“人往高处走”。

      曾几何时,由于资源匮乏和区位不占优势,合肥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在区域版图上的存在感,都远远落后于同级别城市。

      十余年间,合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4168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35万亿元,增长超过2倍。经济增长也体现在对人口的吸引力上,合肥市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迁移来肥人口占比近九成,全市迁移净增长人口13.1万人,占净增常住人口87.9%。

      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合肥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升级,有效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逐渐有了跟一线城市争夺人才的底气。

      今年以来,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合肥摸排重点用人单位意向,组建13个工作专班,奔赴北京、上海、西安等14座城市,覆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6所重点高校主动招揽人才。

      二是“风投思维”投资产业所形成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

      合肥的崛起,离不开“以投带引”所带来的新兴产业的崛起。早在2008年,合肥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投资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一决定在当时备受争议,但正是这场“豪赌”,让合肥一跃成为全国显示产业的领军城市。如今,合肥已集聚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180余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京东方之后,合肥相继引进长鑫存储,布局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上,通过“押注”蔚来汽车、引进比亚迪等,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合肥的风投逻辑并不复杂: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敢于在关键时刻“下注”,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集聚,形成规模效应。这种“以投带引、以投带产”的模式,不仅为合肥带来经济增长,也为其增加大量的就业。

      三是敢于“投资于人”,人口增量目标瞄准大学生等年轻群体。

      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新招引大学生35.3万人,创历史新高。2021年以来,合肥累计新招引高校毕业生超过110万人。这相当于短短数年时间,合肥市涌进了一整个肥西县人口。

      拿留住省内大学生来说,安徽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共48.46万人,超过71%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中,更是有38.88%选择合肥。

      其实,合肥靠着过硬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几年频频“出圈”,塑造出“科里科气”的城市形象,来合肥工作的年轻人也被称为“科漂”。

      合肥的“千万人口”时代,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其迈向更高目标的起点。当然,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也是合肥需要思考的问题。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对于合肥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实现“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目标,更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来源:(三里河)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