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投稿邮箱:djwgngj@163.com】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清水一泓,沿渠北上,极大缓解了中部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024年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人机照片)。 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765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上图);参加通水仪式的嘉宾在北京品尝了来自丹江口的水(下图,拼版照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生态保护工作,多次以不同方式提出明确指示,要求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库容339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堪称北方用水地区的“大水井”。十年来,为保护好水源,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分别成立“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和设立“护水员”公益岗位,常态化在丹江口库区开展库面清漂、库边清渣、库岸巡护等工作。 2024年10月28日,丹江口市清漂队队员在库区进行清漂作业。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石鼓镇鞍子垭村志愿者在玉皇顶码头水域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石鼓镇鞍子垭村志愿者在玉皇顶码头水域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 2024年10月28日,清漂员在丹江口水库作业(无人机照片)。 2024年11月28日,清漂志愿者在南阳市淅川县鹳河流域城区段作业。 同时,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空、天、地、水”守水防线全方位在丹江口库区筑牢。通过高空卫星、无人机、环库岸线摄像头、地下雨污管网内的监测仪等设备,工作人员能实时监测库岸线安全、非法垂钓、危化品运输等情况,重点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情况也一目了然。 2024年10月30日,丹江口市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六中队执法队员在操作无人机。 2024年12月8日,位于丹江口市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六中队的机巢式无人机准备起飞。 2024年11月28日,在淅川县鹳河流域城区段,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工作人员记录采样水质情况。 2024年11月28日,在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在进行水质监测。 保护库区也改变着当地的生产方式,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既保住“产值”,也提升“颜值”。 2024年12月8日,湖北农发(丹江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鱼池放水。品质调控车间内的尾水经过四级沉淀池后排入生态塘净化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减少污染。 2024年12月8日,在丹江口市石鼓镇柳林村拍摄的共享牛舍。共享牛舍可以将耕牛集中管理,避免村民将耕牛散养污染水体。 2024年12月8日,在丹江口市石鼓镇柳林村拍摄的垃圾分类处和塑料资源回收点。村民可将新旧塑料制品带到此处换成环保生活日用品。 2024年10月27日,在丹江口市拍摄的污水处理厂(无人机照片)。利用光伏电站,厂区通过清洁能源驱动污水处理,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11月24日在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八仙观村拍摄的茶园(无人机照片)。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在总书记的指引下,人人都是“守井人”已成为库区百姓共识,理念革新、科技赋能,也让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高水平轨道。 2024年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人机照片)。 2024年11月29日在南阳市淅川县拍摄的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 ||
|
||
相关新闻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