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陈理萌)为引导青年学子在“三下乡”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南昌航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筑梦”实践团以“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依托江西意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兴国县江背镇赣南客家刺绣传习所,从青年人的角度学习非遗、读懂非遗、传承非遗,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广泛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接触、深刻感受并亲身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复兴之中。 当天,实践团成员通过对当地民俗的调研,在捕捉到江背镇赣南客家非遗刺绣艺术濒临失传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江背镇赣南客家刺绣传习所参观实习。在传习所内,成员们了解到目前这项技艺的传承人只有王铭庭和朱小华夫妇二人。朱小华夫妇向实践团讲述:“赣南客家刺绣文化有着数百年的璀璨历史,现在虽然有刺绣爱好者的到访与学习,但因绣品市场需求量小、手工缝制技艺烦琐,往往一件成品耗费时间较长,加之了解这门艺术的人有限,且手工绣品也不再承担生活必需品的功能,赣南客家刺绣技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 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绣棚内学习赣南客家刺绣的绣制过程,朱小华老师两指拈起绣针,一挑一捞,打子、挑花、纳锦,金聪丝线如鱼跃蝶舞般起落,针与线的相逢演绎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图腾。在欣赏王老师展示刺绣技法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在现代化工业与传统的交锋下,传承赣南客家刺绣文化的手艺人的那份孤独,更觉得这项技艺亟需青年共同守护与传承。 传承不仅是技艺的接力,更是情感与价值的传递。“我每逢暑假便来到传习所学习客家刺绣,当我完成一项刺绣作品,心中便会充满自豪和满足。我希望我的家乡兴国能为更多人所了解。”江背镇民间推广人魏嘉庆向实践团讲述道。 为了进一步传承赣南客家刺绣技艺,实践团成员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学习了‘平针绣、金聪绣、贴布绣’三种刺绣技法。朱小华老师说:“客家刺绣眼看容易动手困难,每一件精美的绣品都需要绣娘数天甚至数月时间的凝神静气、拈针挑线才能够完成。”学习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初学落针略显生疏,也会被尖锐的绣针刺破手指,但他们依旧饱含对客家刺绣技艺学习的热情,针线飞舞间,图案在红布上跃然呈现。 实践团成员在返程途中展开讨论,在现代化生产步伐日益加速的今天,这份需倾注匠心与时间的手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认为仅仅是学习和体验赣南客家刺绣技艺对传承非遗文化来说还远远不够,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网络推广定能为推动赣南客家刺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践团成员在返回住处后通过制作视频、撰写网络推文等方式,对赣南客家刺绣文化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推广,力求让赣南客家刺绣这门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希望通过更多的方式、借助更多的力量让人们了解并参与到赣南客家刺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推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非遗文化传承的队伍中,应活跃起青春的身影,以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守正创新,让古老的技艺和年轻的活力携手、传统与现代融合,让非遗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
||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