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3月31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一名女青年在公园相亲角浏览单身青年信息。本文图片均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焦敏龙/摄 3月31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年轻人在公园相亲角浏览单身青年信息。 75后苏瑞娟是甘肃省庆阳市某婚介机构的职业“红娘”。她比较看好一些资质优秀的女青年客户,她们来自农村普通家庭,通过努力奋斗,拥有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同时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按照服务价目表,苏瑞娟介绍1名相亲对象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收取服务费100元;促成男女双方首次线下见面,收取服务费100元。在她的客户中,这些30岁以上的优质女客户,对服务费很少计较,“但为她们提供服务的难度也比较大”。 苏瑞娟观察到,为她们介绍相亲对象时,有的女生首先通过对方的外貌、身高和衣品,来判断“合不合眼缘、有没有感觉”。如果有幸过了这一关,接下来会筛选对方的“工作性质、收入水平、在城区有没有买房子”,对女方而言,这3项条件尤为重要。若男方相亲对象不具备这些要素,苏瑞娟就意识到,基本无法再促进双方继续交往。 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努力为男青年多争取机会,建议女青年更多关注、了解对方的人品性格,少些外在条件的约束,但得到的答复几乎都是“不好意思,不想考虑”。 苏瑞娟更多用老一辈人的择偶良言相劝:“找相亲对象首先看人品性格,身高长相这些外在条件不是决定婚姻幸福程度的要素。”对一些相亲受挫的进城务工农村男青年,她更会鼓励有加:“日子有很多种过法,没有房子是暂时的。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就应该大胆去谈恋爱、结婚。” 苏瑞娟感慨,20世纪时期,农村地区年轻人普遍比城市青年更早结婚,也生育更多孩子。他们的婚姻多来自长辈包办,相亲介绍成功的也不少。到了现在90后、95后、00后这一代,他们对婚恋问题考虑得更多更细,要求也更高,基本绕不开工作、收入、房子、彩礼这些条件。 毛雪洁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微帮相亲网的一名90后“红娘”。该单位平时会联合团县委、乡镇(街道)开展交友活动。和苏瑞娟一样,她感到,现在给年轻人当“月老”难度更大了。她分析说,相比祖辈、父辈,如今城乡中的年轻人,逐渐摆脱了陈旧的婚嫁观念,有较独立成熟的相亲婚恋观,相亲找对象时注重的条件更多、更细致了,比如对方的学历、兴趣爱好、个人条件。 泗县一名85后女教师相亲多次,都没有找到合适人选。父母劝她“找个工作稳定的对象最重要”,她对父母说“‘三观’相合才重要”,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理解和支持。对于“怎样的异性才算‘三观’相合”,她说更多听从自己的内心感受,至少相过亲的都不合适,她愿意继续寻找。 王敏是毛雪洁的同事,因为感到“让年轻人脱单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两年前,她从房地产中介岗位转行从事“红娘”工作。 王敏注意到,部分青年相亲不成功的原因与其原生家庭缺位有关系。一些85后、90后男青年小时候是留守儿童,成年后离乡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城市青年的婚恋自主文化,与根深蒂固的祖父辈婚恋习俗产生落差,到了快35岁选择回乡结婚生活时,不仅错过了当地年轻人普遍的最佳婚配年龄,想找到能够在精神层面相互吸引的相亲对象就更难了。 在泗县,还有为数不多的一类年轻人仍然未婚。他们是当地成长起来的高学历“海归”和返乡创业人士,过去想着“等事业稳定再找对象”,现在事业有成了,但在小城镇,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等相匹配的异性凤毛麟角,而他们也不愿降低相亲择偶标准。 在距离泗县200多公里的合肥市周边县域,一些女青年则选择外出就业发展,在发达的大城市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她们的择偶标准也随之提高。 毛雪洁分析认为,小城单身青年“脱单”不易,主要有以下原因:忙于工作错过了最佳婚恋年龄,致使婚恋资源变少;性格内向,不擅长与异性交往,缺少恋爱经验;择偶标准和相亲婚恋认知存在偏差。 “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遇见只是开始。相亲的目的,不是反反复复地你挑我、我挑你,这样很难作出客观选择。”苏瑞娟建议,年轻人在相亲时,要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婚姻情感的真实需求。 她说,年轻人要提高与异性相处的情商,建立稳定的情绪状态,双方多些真诚理解与坦诚沟通,通过展示和表达自我,观察对方与自己是否有共同的爱好、相投的性格,从朋友做起逐渐培养感情,“愿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婚姻伴侣,开启幸福的新生活”。 | ||
|
||
相关新闻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