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国内国际  >  国内新闻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跑”
www.jxnews.com.cn   2023-09-18 09:25: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林毅龙    作者:

【字体:    】 【进入论坛】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跑”(国际论道)

      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速达6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增长,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绿色动力船舶制造新订单占总订单近一半……近段时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不断刷新“进度条”,受到国际社会瞩目。不少外媒发文表示,中国绿色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好消息。

      “绿色转型成果令人赞叹”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比重,约占能源总装机的48.8%,10年增长约3倍。

      日本《每日新闻》关注到,中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8741万千瓦,同比增加60%。

      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发展正劲。据全球风能理事会数据,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64.3千兆瓦,其中中国约占49%,摘取“全球海上风电建设者”桂冠。

      “中国的绿色转型成果令人赞叹。”《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日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速度飞快,发展势头令人鼓舞。中国还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左右。届时,预计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将十分可观。

      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同时,以光伏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为代表的中国外贸“新三样”也表现抢眼。

      美国调查企业SPV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显示,2022年,太阳能电池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全部为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全球光伏组件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太阳能企业的飞跃式发展将巩固中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大国的地位。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2025年前,在全球太阳能发电主要零部件领域,中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有望扩大至95%。

      “在绿色能源和技术领域,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法国《回声报》网站报道称,2023年,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预计将占全球总产量的3/4,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将在中国的道路上行驶,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55%将由中国实现。

      “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

      “绿色产能”提升背后,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持续投资和创新努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竞赛中,中国已经领先一步。”西班牙《先锋报》网站报道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低碳发展作为优先事项,在相关产业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鼓励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布鲁塞尔智库战略展望研究所基于“未烧尽的煤”研究组织的数据,发表题为《零碳工业新时代的竞争》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在零排放领域掌控着60%的制造技术,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主导着几乎整个电池供应链,贡献了锂电池生产总量的74%。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政府正在加快对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领域的投资,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已承诺在2026年到2030年的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把可再生能源领域作为关注重点。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8月发表的一篇调研报告表示,中国在激励绿色能源技术及制造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太阳能、风电和电池技术等领域。在未来至少10年的时间里,中国都将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彭博社网站日前报道称,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与开发企业正在帮助实现能源转型。这些企业也由此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更多支持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新政策出台,预计还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加强在可再生能源相关领域的投入。

      日本《每日新闻》日前报道称,中国光伏组件供应商凭借大规模投资和成本优势取得快速增长,“光伏企业的飞跃式发展,帮助中国成长为可再生能源大国”。

      “为全球减碳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正效应。

      “中国低碳减排努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塔斯社网站报道,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平均悬浮颗粒暴露量减少的90%以上来自中国。科学家研究了1998年至2019年期间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数据,发现自2011年以来,全球平均浓度一直在稳步下降,这应该归功于中国的努力。中国在低碳减排方面的措施,已被证明是这些积极变化的主要原因。

      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发布的《超越净零碳》指出,在中国的推动下,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成本较2010年下降约82%,陆上风机与海上风电装机成本分别下降约35%和41%。

      埃菲社关注到,中国在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建设的同时,也在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以加快实现双碳目标。今年,中国在江苏省投产了大型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项目。该项目每年可在燃煤发电过程中捕集50万吨二氧化碳。另外,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今年也正式投用,每年可捕集和封存超过150万吨二氧化碳,封存量相当于种植近1400万棵树。报道称,中国行动为全球减碳作出重要贡献。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旗下“全球商品洞察”网站发文指出,中国在发展水电、光伏、风电、储能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合作伙伴进行技术、投融资和人才交流,有利于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更新》报告指出,凭借技术、装备等优势,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中国的参与和支持。”(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林子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