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国内国际  >  图说世界
鄱阳湖畔的“护鸟夫妻”
www.jxnews.com.cn   2023-01-17 09:26: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黎萍    作者:

【字体:    】 【进入论坛】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新华社南昌1月16日电(记者郭强、陈毓珊)跨上摩托车,伴随着发动机的轰响,高义平和妻子曹淑珍又下湖了。

      他们曾是鄱阳湖畔的渔民,10年前,两人走进离家仅百米的江西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周溪保护站,自发成为护鸟员。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鄱阳湖是亚洲最大候鸟越冬地,每年秋冬季节,数十万只候鸟来此越冬,其中包括白鹤、白枕鹤等珍稀候鸟。候鸟来临后,高义平夫妻俩每天就骑着摩托车在湖区巡护。

      2022年6月底以来,鄱阳湖遭遇持续干旱,湖区大片洲滩裸露,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摩托车也随之一颠一簸。

      “这是10年来第4辆车了,骑坏了3辆。”高义平说,长期在湖区的路上奔波,他两三年就要换辆摩托,总里程超10万公里。

      “这是候鸟保护区,不能钓鱼!”看见前方有人在钓鱼,高义平停下车,和妻子走上前去劝阻,对方收起钓竿走开了。

      但也有的人不听劝阻。曹淑珍说,丈夫是个很随和的人,但面对不听劝阻的垂钓者,却不会让步,有时还会发生争执。

      骑车来到鄱阳湖朱袍山水域,远远看见成群候鸟在空中飞舞。

      “这里有个较大的碟形湖,是候鸟的主要栖息地。”高义平说,受旱情影响,这个碟形湖也一度缺水,保护区管理局专门购置水泵,从鄱阳湖主航道向碟形湖补水,保障湖内鱼类、螺蚌等的繁育和沉水植物的生长,迎接候鸟的到来。

      那段时间,高义平和妻子就在这搭了个帐篷,一住就是70多天,日夜不停保障抽水,硬是将碟形湖的水面从不到400亩扩到近900亩。曹淑珍说:“如今看到这么多候鸟在这里飞舞、觅食,觉得那段时间的付出值得了。”

      “看那儿!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边还有小天鹅、豆雁……”拿起望远镜左右远眺,高义平指着远处向记者介绍道。当了10年护鸟员,如今他只要看一眼,甚至仅仅通过鸟叫声,就能判断出不少候鸟的种类。

      “在大旱之下,候鸟依然能在这安然越冬,离不开这些护鸟员的守护。”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与高义平夫妻俩是老朋友,他告诉记者,今年1月初的监测数据显示,都昌保护区共监测到鸟类38种、11.4万余只。

      冬日的湖区,寒风刺骨,但高义平夫妻俩总是乐呵呵的。“现在孩子大了,不在身边,我们就把候鸟当作孩子。”曹淑珍笑着说,每年这些候鸟就像回家的孩子一样,回到这里,看着它们飞舞觅食、听着它们叽喳唱歌,她觉得很幸福。

      和记者告别后,他们再次启动摩托车,向湖区深处驶去。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