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11月,丹霞山自然保护丹霞山自然保护区在利用丹霞景区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下,以瑶塘新村沿江步道为基础,投入50多万打造“观鸟、观蝶、观萤”三条丹霞山自然科普“教育径”。其中观鸟小径在本月16日已正式开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每年11月是广东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为了更好地宣传和保护野生动物和观赏生物多样性,丹霞山新修建的千米“观鸟小径”铺设了七色彩虹步道,步道设置了鸟蛋展示箱、鸟巢知识介绍牌,对沿途可能出现的野生鸟类设置了带有二维码的标识牌,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便能知晓栖息在丹霞山景区各类鸟种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性,“观鸟小径”诸多不一样的新设施、新设备吸引了游客们的驻足围观,打卡拍照。 作为全国性的研学、科普、自然教育基地,近期,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也迎来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400多名学子来此研学。丹霞山“观鸟小径”的建成,为我省自然教育科普教育建设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研学科普基地,同时也向市民游客提供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游览、休憩、实践活动观光景点,为仁化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出努力。 |
||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