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 天津北方网讯:在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穿黄工程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输水隧道长4.25千米,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 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上游约30公里的地方。据工作人员介绍,穿黄工程的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之后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 线路总长19.30公里,主体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洞,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防护堤,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4000多米长的穿黄隧洞,包括过河隧洞和邙山隧洞,穿黄隧洞最大埋深35米,最小埋深23米。据介绍,为增加输水的安全性,穿黄隧洞设计为双洞结构,根据黄河的流向,上下游平行布置。据了解,穿黄工程的抗震能力可达到8级,按黄河300年一遇洪水设计,按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记者发现,穿黄隧洞入口旁边是退水建筑物,包括闸前段、闸室段、直径9米的退水洞、出口消力池与泄水槽等,共长1019.21米。当穿黄隧洞需要检修时,汉江水将通过退水洞注入黄河,从而排空穿黄隧洞对其进行维修。此时,黄河水和汉江水将实现交汇。 |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