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 图说:2014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二本批次各校投档分数线(文科)公布。 ![]() 图说:2014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二本批次各校投档分数线(理科)公布。 【新民网·独家报道】今晚(7月22日),2014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二本批次各校投档分数线公布。同时,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也对第二批本科平行志愿投档相关政策进行了说明。 据介绍,各招生院校根据生源情况,一般按本校在本批次公布招生计划数的100%至105%之间确定投档比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按各院校确定的比例计算出投档数后,向招生院校投档。若计算的投档数产生小数点,则按四舍五入计算到个位数。 平行志愿投档按考生高考合成总分(含教育部和市教委规定的加分项目的加分分值),从高到低、逐分逐个地检索考生填报的本批次A、B、C、D、E、F六个院校志愿,按顺序进行投档,一旦进档,不再检索后续志愿。 当考生合成总分相同时,按确定的文、理科不同的单科比较顺序对考生进行排序:文科同分的单科比较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理科同分的单科比较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 部分认可本市加分投档政策的外省市院校,院校投档线可低于本市公布的第二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20分及以内,即最低文科370分、理科331分。换言之,当考生成绩单上的高考合成总分文科低于370分、理科低于331分,不可能享受二本加分投档政策。 教育考试部门表示,投档线不是录取线,考生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各招生院校根据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专业录取,在招生院校完成全部专业录取后自然产生的、实际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即为录取线,同一招生院校的不同专业可能会有不同。(新民网李若楠) >>小贴士:考生如何根据公布的院校投档线,来判断自己能否被投档或被投档至哪个志愿院校? 以二本理科为例,本市考生小赵高考合成总分420分、小钱和小孙均为404分、小李341分、小周330分,5人均未在二本批次前被录取,填报的志愿均为:A上海外贸(439分)、B上海中医(422分)、C上海工程大(410分)、D上海师大(419分)、E上海二工大(404分)、F河南科大(331分),括号内为各志愿院校投档线。 1.小赵420分,没有到A、B志愿的投档线,但高于后面所有志愿的投档线。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可以判断出被投档到C志愿上海工程大,无需进行单科成绩的比较,也无需再看后面的D、E、F志愿。 特别提示:虽然D志愿上海师大(419分)投档线高于C志愿上海工程大(410分),但因为小赵将上海工程大志愿填报在前,所以小赵不会被投档到上海师大。 2.小钱和小孙均为404分,低于A、B、C、D志愿的投档线,与E志愿上海二工大(404分)的投档线相同,则需比较他们的单科成绩来判断是否能被投档进二工大。具体见下表: ![]() 按照理科同分的单科比较顺序,考生应依次将自己的数学、外语、语文成绩与该校投档线的单科成绩进行比较。 小钱的单科成绩与该校投档线比较,先比较数学,相同;再比较外语,大于该校的投档线中外语单科成绩;不需再比较语文就可以判断出,小钱能够被投档进上海二工大。 小孙的单科成绩与该校投档线比较,先比较数学,小于该校的投档线中的数学单科成绩;不需再比较外语、语文就可以判断出,小孙未能被投档进上海二工大。但小孙的高考合成总分高于F志愿河南科大的投档线,被投档到河南科大。 3.小李的分数为341分,没有达到二本理科批次线,不可能被投档进本市院校,所幸他填报的F志愿河南科大是今年认可加分投档政策的外省市院校,小李的分数高于该校的投档线,因此可以判断出被投档到河南科大。 特别提示:如果小李被投档到河南科大,因不服从调剂等原因被退档后,由于低于二本理科批次线,因此不能参加二本征求志愿。 4.小周的分数为330分,未能达到二本理科加分投档的最低线331分,因此小周未能在本轮被投档,也不能参加征求志愿,如果河南科大本轮投档仍未招满、征求志愿也未招满且该校愿意降分录取,小周还可能有机会。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高考合成总分以及所填报的志愿,按照上述方法对照公布的各招生院校投档线,判断自己能否被投档或被投档到哪个志愿院校。 新民网茶馆 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 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 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