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买房的心中酸涩 卖房的偷着乐 调控终将选择市场手段 这样的楼市正常不正常? 如同今年屡创历史新高的气温一样,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一齐创出历史新高。虽然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控之下,但很显然,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已远远超过今年3月底各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控涨目标。 据链家地产[微博]市场研究统计,截至7月29日,北京7月纯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5138元/平方米,环比6月同期上涨9%,同比上涨21.6%。这一成交均价超过2011年2月的24459元/平方米,创下历史最高。 房价一路上涨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处于楼市不同维度的人群对房价增长的感受和观点也自然不同。本报记者分别对购房者、项目销售总监、政府人士、业内专家进行了走访,以求解读不同人群眼中不一样的楼市。 酸 购房者:不买怕涨 买了怕跌 据北京市住建委的网签数据统计,上周(7月29日—8月4日)北京住宅网签总量为4153套,环比上周增加17.18%。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含保障房)成交1806套,环比上涨46.0%。扣除保障房后,纯商品住宅成交1676套,环比上涨50.3%。 从数据不难看出,量价齐涨已成为当今楼市的趋势。而面对这一情况,最着急的恐怕就是购房人。 在买房这件事儿上一直都显得很淡定的张斌(化名),最近开始忙着看房了。 “去年我去通州看过一两次房,那时候通州的房价才一万六左右,可是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通州的房价都已经涨到2.5万元左右了,而且,我听说通州的房价还会涨,只怕是再不出手就再也买不起了。”张斌表示。 张斌今年28岁,来北京3年左右,在国贸附近的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月薪1万元上下。他本来想等自己的社保满五年后再开始看房的,可是目前北京快速上涨的房价已经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提前打起了买房的主意。 对于在国贸附近工作的张斌而言,临近CBD的通州无疑是理想的居所。可是,由于张斌的社保还未满五年,不能在北京购房,因此,只能将自己的目标放在了临近通州的燕郊。 “去年我去燕郊玩儿过一次,那时候燕郊的房价才5000多元,可是目前燕郊的房价都已经破万了,真是太疯狂了。”张斌吃惊地说。 按照张斌原本的规划,他本来准备在燕郊买一个三居,可是由于燕郊房价已经破万,他只能将自己的购房计划变成了购买一套稍微大一点的两居。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购买两居也绝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据张斌介绍,他原本看上了燕郊核心区一个项目的小户型,可是由于当天还有些犹豫就没有交定金。可谁知,当张斌第二天再来到该项目的时候,该项目的售价不仅上调了千元左右,而且自己喜欢的那套房子还被另一个购房者直接加价3万元抢走了。 销售人员告诉张斌,他相中的那个项目最近还会上调售价。为了不再错失良机,张斌果断地订购了一套房,即使自己相中的户型只剩下顶层的房源。 “好后怕,我买了房之后,那个项目的售价果然又上调了一次,目前都到1.1万元每平方米了。”张斌不无庆幸地说。 可是,兴奋劲还没持续几天,张斌就又后怕起来:“1.1万元每平方米对于燕郊而言确实有点高了,燕郊的房价会像2010年那样大跌吗?” 据他了解,燕郊2010年的房价和目前很像,一度突破万元大关,可是后半年,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燕郊的房价又急转直下,一度跌到四五千元的水平。这成为了不少燕郊购房者心中永远的痛。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当前的北京并不少见。“在房价高启时,买房,害怕房价会跌;不买房,又害怕房价会涨,以后再也买不起了。”这已经成为很多张斌这样的购房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甜 销售总监:为日光盘而奋斗 近期的新房市场好似脱缰野马一般频现“日光盘”。例如,位于大兴黄村的中建·国际港项目开盘1462套房源当日售罄,创造了2012年以来全国单日、单一楼盘的最高销售纪录;再比如,上周位于平谷的纯新盘首城汇景湾,与位于房山区城关镇的中冶·蓝城两个项目,开盘当天被认购一空。 房价一路上涨,房子“日光”热销,恐怕最乐的就是楼盘销售总监了,终于摆脱了调控以来的销售瓶颈,可以大松一口气了—今年的销售业绩终于不用愁了! 最近,某上市公司项目销售总监刘丽(化名)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一场接一场的项目推介活动让她忙得不可开交,但销售业绩的直线上升,也让其对今年的销售业绩抱有前所未有的信心。 “几天前我们的一个刚需项目开盘,去化率达到100%。现在不愁卖,未来争取销售的项目都能达到去化率100%。”刘丽对记者如是说。 据其介绍,刚需盘目前销售最为火爆。“现在市场上所有的项目都销售得不错,走得最快的产品是刚需产品。而走得快与慢主要是跟需求有关。刚需的客户群基数大,需求量大,所以销售得比较快。毕竟刚改客群相对于刚需来说,受众人群略少。” |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