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江苏盐城下辖各县市区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为当地红会的“博爱万人捐”活动捐款,遭舆论质疑。对此,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李新平日前回应,这些财政供养人群的收入相对稳定,对他们提这样的要求,“我觉得一点不过分”。 财政供养人员捐款能起榜样作用 阜宁“强捐”文件曝光后,李新平在接受采访时称,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实际上体现了党委政府在关注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通过红会来救助他们这样的一个态度。” 李新平认为,这个捐款提出的要求很正常,理由为要求捐款对象是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财政供养人员。而在社会捐款中间要求财政供养人员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能给社会做个榜样。 “因为这一部分的人群收入是相对稳定的,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我觉得一点不过分。”李新平表示,江苏省红会没有这种形式的募捐,阜宁县动员机关干部等募捐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的。 捐款被曝直接从工资系统代扣 江苏盐城“强捐”现象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一般情况下,涉及的县市区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各级干部向红会捐款,措辞不一,但均规定具体金额。 记者获得的多份资料显示,盐城当地组织的“强捐”行为,不限于红会“博爱万人捐”活动。一名网友贴出了阜宁县2011年一份“强捐”文件和任务指标表,称“阜宁的历届党委政府每年发布公文,各单位各系统不得不克扣干部职工工资”。这名网友还透露,在阜宁,单位工资遭到强制扣除,名目繁多。 在“中国阜宁”网上2009年和2010年的两份公开文件中,均规定了捐款数额,从300元到1200元不等。其中,处级每人最高被要求按1200元筹集,并分为“未执行公务员津补贴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的人员”和“执行公务员津补贴的人员”两个不同捐资标准。就此,记者致电阜宁县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多年在政府单位工作,“2008年通知捐过款,2011年有没有捐款不记得了,过去太久了。” 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记得发生过工资卡无缘无故被扣钱的情况。 |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275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