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大江网国内国际 > 国内新闻 正文
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下发 取消14项审批权力
//www.jxnews.com.cn   2013-04-15 09:53   编辑: 薛岚

【字体:    】 【进入论坛】 

国家铁路局“三定”方案正式下发,这意味着铁路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新的三定方案中,国家铁路局将更多的承担起监管者的职责,而原有企业自备车辆参加铁路运输审批、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工程施工、监理、物资采购评标结果审批等14项审批权利将被取消。

如果原有的审批权力能够得到真正放开,将对铁路相关行业形成实质性的利好,未来铁路行业的相关建设和装备制造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

设7个地区铁路监管局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撤销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将由新成立的交通运输部管理,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而铁路总局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同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随后,由于机构改革而停滞了建设招标、车辆采购招标等一系列工作,市场对于国家铁路局的“三定”方案一直甚为关注。

根据国办下发的《国家铁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铁路局机关行政编制为130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各1名,司局领导职数23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据公开信息,原铁道部机关行政编制为903名,这意味着大部分原铁道部人员将会分流去其他地方,比如中国铁路总公司,或者地方铁路局等。

国家铁路局下设综合司(外事司)、科技与法制司、安全监察司、运输监督管理司、工程监督管理司、设备监督管理司和人事司,共七个司局。其中,科技与法制司主要负责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承担铁路技术监督工作;工程监督管理司负责组织拟订规范铁路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组织监督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设备监督管理司负责组织监督铁路设备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按照《编制规定》,国家铁路局设立沈阳、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兰州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负责辖区内铁路监督管理工作,行政编制350名,领导职数按1正2副配备。

取消14项审批权力

在明确监管责任外,《编制规定》还明确,铁路局取消了开行客货直通列车、办理军事运输和特殊货物运输审批;取消企业自备车辆参加铁路运输审批;取消企业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取消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工程施工、监理、物资采购评标结果审批等原14项行政审批权力。

“取消企业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权,意味着以后企业自己修建的铁路可以与国铁接轨,这将释放出大量的自行建造铁路的需求,而取消企业自备车辆参加铁路运输,则意味着企业自行购买的车辆可以到国铁的线路上运营。这两点相当于将企业修建铁路的大门打开,未来将带来巨大的需求。”一位行业内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企业自备货车是指企业(包括铁路局及下属企业)自有资产的货车和军方特殊用途货车。大型煤炭等这类企业多自有自备车,以减少装运货的环节,达到优化运输效率的目的。2011年以前,铁路对于企业自购自备车的管理比较严格,2011年底原铁道部开始逐渐放松对自备车的管制。随后带来了企业购买自备车的大量订单,仅2012年底中国神华的一次自备车招标就达6400辆货车。

而对于“取消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工程施工、监理、物资采购评标结果审批”,上述分析员表示,这将使铁路的招投标更加市场化。“原来铁道部在招标后,会对评标结果再进行审批,这意味着有很浓的行政干预在里面。未来施工、物资的招投标将会更加公正和透明。”

此外,国家铁路局还将取消设置或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审批、取消铁路超限超长超重集重承运人资质许可、取消铁路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核发、取消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取消铁道计算机联锁设备制造特许证核发、取消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审批、取消铁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审批、取消铁路工程及设备报废审批、取消铁路日常清产核资项目审批、取消印制铁路客货运输票据审批等。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农民工春节返乡”入江西公务员考题 行测真题答案
-江西试水飞机火车“一票通” 空铁联运成本低
-江西小伙借电台求婚 感动房产商赠住房首付
-专家:养老制度存先天缺陷 延迟退休只减缓压力
-五旬男子为替儿子还40万元房贷 进行贩毒被逮捕
-南海舰队西太平洋攻防演练 实现远海训练常态化
-三亚淫乱派对参与女星:集体玩一夜可赚20万
-田源曝湖南卫视竞争大:不抢镜没机会
-邹市明获得职业生涯首胜 点数优势完胜墨西哥小将
-阿拉巴失点球小猪破门 拜仁1-0提前6轮夺冠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275
更多图说世界
国内国际新闻排行榜
更多大江专题
更多历史上的今天
更多新闻语录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