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在网上恶意给差评,有可能会坐牢 本报讯 在网上点点鼠标,恶意给店家差评,然后再找店家索要钱财,那可就犯罪了。11月29日上午,淘宝网和杭州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侦破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目前,已有7名犯罪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获,并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逮捕。 近年来,网购红火,也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注意。2012年6月开始,随着吐槽的网店卖家越来越多,一伙“恶意差评师”群体逐渐浮出水面。这些差评师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索要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恶意差评师”的出现,使得正常的网店经营受到威胁,这些人也成为“网络黑手党”。 所谓“恶意差评”,是指买家、同行竞争者等评价人以给予中、差评的方式向网店谋取财物或其他不当利益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记者 程国平 |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735
|
|
|||||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药品信息服务证 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