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张笑竹】印度阿萨姆邦当地波洛族土著与穆斯林近日爆发的种族冲突引发大规模流血事件。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14日称,冲突已造成阿萨姆邦当地78人死亡,400个村庄被烧毁,40多万人流离失所。 报道称,事发于阿萨姆邦西南部地区,7月初及7月19日先后有4名当地穆斯林遭杀害。7月20日,4名当地土著波洛族的前“波洛解放猛虎力量”成员中枪身亡,从而引发当地穆斯林移民和土著居民互相进行报复性袭击,最终导致暴力事件升级。 上周末,这一局部地区的冲突事件经过不断发酵,又在印度多地引发新的暴力事件。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多地发生抗议示威。《印度时报》称,在孟买某穆斯林组织发动的示威活动中,数千人参与游行,少数人砸毁并焚烧公交车辆,并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冲突。 阿萨姆邦并非第一次发生类似流血冲突。1983年,一场地方议会选举引发当地种族冲突,造成2191人丧生。几十年来,小规模种族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究其根源,阿萨姆邦多种族、多语言、多宗教的人口构成,历史遗留的移民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等问题都可视为冲突频发的祸根。 阿萨姆邦位于印度东北部,北与不丹接壤,南与孟加拉国相邻,向西通过一条宽仅22公里的通道与西孟加拉邦相连。该邦面积7.8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万。当地居民构成复杂,从民族语言学的角度可大致分为11个主要群体,有说阿萨米语的阿萨姆人,有说孟加拉语的穆斯林,有说藏缅语系语言的波洛人,还有说印地语的族群,而操相同语言的族群中又分为印度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耆那教等多种宗教团体。 历史上,阿萨姆并不是印度传统势力范围。19世纪30年代,英国殖民者从当地土邦王手中吞并阿萨姆地区,为开发当地著名的阿萨姆茶,从西孟加拉地区移入大批穆斯林充当茶园劳力,这是当地历史上第一次移民潮。现在,当地穆斯林都称自己是这批移民的后代,是合法移民。印度独立后,阿萨姆成为印度的一个邦。20世纪70年代,由于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战乱,大批印度教徒避难进入阿萨姆邦。随后,又不断有孟加拉国的穆斯林为贫困所迫非法进入阿萨姆邦。印度内政部国务部长拉玛昌德拉曾说,过去10年,至少有140万非法移民从孟加拉国进入印度。如今,波洛族指责当地穆斯林大多是从孟加拉国非法进入的,是非法移民。 印度中央政府对东北部各邦一直投入不足,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阿萨姆邦多个地方的民众仍以农牧为生,对土地的依赖较重。不断到来的移民与当地原住民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势必发生冲突。一些激进的土著族群还成立了分离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战线”,要求中央政府剥夺穆斯林移民的诸多权利。为保护自己的权益,穆斯林移民随后也成立“阿萨姆联合民主战线”,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地理上,阿萨姆邦有23个区,被布拉马普特拉河分为东西两部分。河西的9个区波洛族人口占多数,成立了“波洛自治区”,由“波洛人民前线党”领导。2009年印度大选中,由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UPA)为赢得更多选票,授意阿萨姆邦政府给予当地自治政府诸多优惠,使“波洛自治区”的穆斯林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在印度,阿萨姆邦事件并非个案。东北部的查谟喀什米尔、南部安得拉邦的海得拉巴,屡有为争取独立发生的流血冲突或自焚事件见诸报端。此类事件的解决,也常会演变成印度媒体出镜率颇高的一个词———“指责游戏”———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执政党与反对党的相互指责声中草草落幕。 |
来源:( 环球时报 ) 【赣州火车站究竟要改成什么样子?】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7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