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本报讯(记者王晟)何某在网上看到事主的拆迁纠纷后,假冒知名记者以帮人曝光拆迁问题为名诈骗12万元,记者昨天获悉,何某因涉嫌诈骗被朝阳检察院提起公诉。 2010年4月,家住山东的张女士家的住宅面临拆迁,同样将被拆迁的还有她的6位邻居。但张女士认为政府给的补偿款太少,所以一直未同意拆迁。随后张女士将她的境遇在网上求助后,何某在网络上跟张女士取得了联系。她自称是某著名报社的知名记者,并告诉张女士,她能将此事在该报纸上曝光。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张女士觉得这位“何记者”很有正义感,于是将此情况告诉同样面临拆迁的邻居们。张女士和她的邻居们迫切希望这位记者能将他们与政府间的拆迁纠纷曝光见报,以期待能要求政府给予更多补偿款。 2010年4月中旬,何某提出让张女士等人来北京商谈“曝光”的细节问题。会面时,何某向张女士等人了解了当地拆迁的政策及补偿情况,又要了拆迁的一些资料,并称她曾经帮助曝光过其他省的拆迁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张女士他们的拆迁问题是小事,肯定能处理得非常好,而且能得到特别高的补偿款。但何某向张女士提出要2万元的“曝光费”,张女士等人因之前没有准备钱款,就没有答应,并回到了山东。 到了6月份,当地政府给张女士下达了强拆通知,张女士和邻居们也是“病急乱投医”,再一次联系了“何记者”,而何某这次却提出14万元的“曝光费”的要求,称上次2万元是黑白版的价格,而这次是彩色版的价格,而只有用彩色版曝光才能迅速产生效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谈成了12万元的价格,并约定先支付6万元,事成之后再付另外的6万元。张女士等人交完钱后,何某还与他们一同去了次山东,并去了次当地的拆迁指挥部,然而也没取得什么效果。于是何某让张女士再等等,她回北京去处理此事。 张女士等人以为看到了解决拆迁补偿款纠纷的希望,于是回家等待何某的消息,然而直到房屋被拆迁,也没有见到此事在报纸上曝光。张女士质问何某为何没有将此事曝光,并要求将钱款退回,但何某坚称钱已经上交给报社,无法退回。随后张女士来到何某所提的“著名报社”找何某,却被告知根本没有此人。意识到受骗了的张女士立刻向公安机关报警,2011年12月,何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经过检察机关审理,何某今年48岁,是甘肃来京人员。她虚构自己是知名报社记者,用能帮被害人曝光事件、提高补偿款的事实,骗取事主财物,目前,她已被朝阳检察院提起公诉。 |
||||
来源:( 京华时报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7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