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吴正莲在接受审讯(广南警方提供) 调查“A级人贩吴正莲” □首席记者刘忠发自云南广南 核心提示河南南阳警方将吴正莲移交后,云南广南警方前晚将其押回。深入调查。警方昨证实,此前网上称吴拐卖30人系误传,目前只掌握在其夫所涉11案中,她参与拐卖女婴8名、男婴1名,获赃款7万余元。检方称一买一卖利润成倍。该县另两名公安部通缉的“A级人贩”,均已获刑。吴利用自己哺乳期运输婴幼儿防查。 1 “A级人贩”前夜押回家乡吴正莲,这个年轻的广南县农妇,如今有了个“A级人贩”的别称。除了她是公安部A级通缉令中的在逃拐卖犯罪嫌疑人,还因为,她是网友热议的“A级”人物。 11月9日晚8点半,吴正莲回到了广南,陪伴她几千里的,是广南的警察。这是她两年来首次回到家乡,但,她却不能回到自己的家。 吴正莲娘家,是广南县八宝镇交播村关山,婆家,在杨柳井乡落水洞。 和吴正莲同时登上A级通缉令的,还有附近不远乡镇的张维祝、宴朝相,案由一样。 7日,在河南省桐柏县回龙乡郭庄村大西庄,两地警方协作,将已经更名换姓且已再次嫁人的吴正莲捕获(本报已作报道)。 带队前往河南的广南县公安局副局长农信箴,披露了一个新的抓捕细节:因为吴正莲逃跑两年以来,生活习惯、相貌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吴正莲所报的姓名是假名,她身上最具有特征的两颗金牙已经没有了。尽管如此,警方经周密核实,最后确认了她的身份。 2 吴正莲称潜逃为“被拐卖”昨天,广南警方证实,此前网上称吴拐卖30人系误传。警方称,经查,1985年出生的吴正莲,自2007年至2008年两年时间中,先后与丈夫候袭鸿(候涉案11起,2009年已判无期徒刑)等人实施拐卖婴儿犯罪9起,涉及被拐女婴8名、男婴1名,获取赃款7万余元。其丈夫候袭鸿被逮捕后,吴正莲因生有不满半岁的女婴而被警方采取监视居住。 2009年春节期间,吴正莲将1岁多的儿子送到娘家交由父母看管后背着女婴外逃,下落不明。2009年4月29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后,广南警方成立了50人的专案组,追捕查缉。 据透露,吴正莲在被押回当晚向警方供称,她是被拐卖到河南当媳妇的。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警告诉记者,据心理分析,她可能是“故意被拐卖”,以回避潜逃的指证。 至于她逃跑后在河南有无作案,目前警方还没有查证。 3 利用哺乳期运输婴幼儿查看公安部官方网站,A级通缉令追捕的“十大人贩” ,其中云南籍有4名,分别是李二妞、张维祝、吴正莲、宴朝相。除瑞丽市姐相乡的李二妞之外,其余三人都在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内,分别属于南屏镇高家坡小组、八宝镇交播村民委关山小组和杨柳井乡骂然村玉皇寨小组的村民,彼此相隔有四五十公里。 这些人,贩婴时间少则有四五年,多则达十多年历史,其所在家族屡有家人因此被捕。 此前,张维祝、宴朝相被抓获后已分别获刑。 据说,在吴正莲的老家,像她这样的家族贩婴团伙,就有9个。但是这一消息,昨天,被广南警方否定。 警方介绍,押解回广南途中,吴正莲表现得还算平静,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只是在进入广南县城时,吴正莲才表现出情绪很激动的样子。特别是进入公安局大门时,吴正莲的表情很是麻木,一脸的哭相。 农信箴告诉记者,吴利用自己哺乳期运输婴幼儿防查,因为哺乳期妇女带着小孩儿一般难被识破。记者在当地检察院也了解到了这一信息。 4 吴案卷宗厚达一尺多昨天下午,记者前往广南县检察院了解情况。 检察长汪砚明说,两年前即已批捕吴,涉及吴正莲案的案卷,厚达一尺多。为了这个案件,当年检察院专门抽调了4个检察官,检察官花了10多天查案,才基本将案件梳理清楚。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才将案件的相关证据进行定性。 副检察长陆永新说,广南县检察院一年的公诉案件有200多件,其中所涉及贩卖人口的公诉案件,虽然只占到3%左右,但都是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件。陆永新透露,吴案中被贩卖的婴幼儿,来源于本地、外县、外省的都有,但最初的源头很难查清,因为买卖双方不认识,多通过中间人,中间人用的又是绰号或者小名,很难查明。小孩是亲生父母自愿卖的还是被拐的,也难查清,而这,正是此类案件的侦破、起诉、审理难点。他还说,根据掌握的情况,女婴买入价5000元至8000元,卖出价为1万元至3万元;男婴,买入价1万元至3万元,卖出价为2万元至4万元。这些婴幼儿多卖往广东、福建。陆永新说,广南县人口有78万之多,但是涉及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起诉审理后,达到了100%的定罪率。 本报将持续调查“A级人贩吴正莲”,请关注。 | |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7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