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国内国际  >  社会新闻
山东218名教师被贷款买房 房管局称是一时疏忽
www.jxnews.com.cn   2011-09-09 08:14:53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薛岚    作者:

【字体:    】 【进入论坛】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北京的梁女士近日打来投诉电话,说自己到银行去办理住房贷款,发现自己名下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一个房屋贷款记录,而且还产生了7次不良还款记录,这直接导致她现在不能贷款买房了。梁女士调查发现,原来是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山东单县第五中学以自己的名义办理房产证,而且学校的200多名老师也都被办理了住房贷款。

      贷款建楼纯属子虚乌有

      梁女士首先找到了单县房管局,房管局透露,房产证都是由单县五中的财务人员代办的,同批一起办理的有60位老师。梁女士找到了一份单县五中提交办理房产证的申请书,称要建设两栋教职工楼。

      但梁女士调查发现,申请书中提到的教职工楼项目不存在,也就是说,梁女士等60位老师房产证上注明的楼房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而为了能顺利办下房产证,学校的财务人员冒用教师们的名义在申请表上签字,甚至还按了手印。

      但问题不仅于此,9月6日,单县五中工会主席韦安廷进一步透露,被学校冒用身份贷款的老师不止60名,实际数字是218名。

      学校被批“乱点鸳鸯谱”

      办理了房产证,单县五中拿着这些老师们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房产证,到工行单县支行办理了贷款。

      在工行菏泽分行打给山东省分行关于此事的报告中记载的事实是,在2001年12月到2006年3月期间,单县五中利用218名老师的名义,先后从单县工行贷出了344笔总计1809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教师的名字被反复用来贷款。单县五中工会主席韦安廷说,他的名字就被学校贷了两次,产生了十多次的不良记录。

      在一次贷款中,银行需要提供婚姻证明,学校临时凑数,把不相干的老师以夫妻名义上报。

      工商银行把老师名单在网上公布以后,才发现有的老师和老师压根儿不是夫妻,小梁说:“这真是乱点鸳鸯谱! ”

      房管局:是工作人员疏忽

      这些看起来有些荒唐的申办手续怎么会通过房管局和银行的层层审查呢?9月6日,单县房管局副局长李道彬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是工作人员一时疏忽。”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的时间办理200多套房产证,这些都是“一时疏忽”吗?对此,李局长称:“这个事情我没法给你答复,我不清楚,我不方便说。”

      银行经手人罚两千了事

      记者还了解到,单县五中申请房产证日期是在2006年3月20日,房产证的下发日期是同年的3月22日,银行的放款日期是在房产证下发的第二天。

      表面上看起来,房管局办证速度和银行的放款速度不可谓不迅速。但是,单县房管局记录单县五中领走房产证的日期却是在3月30日,也就是说,银行已经放款,房产证却还在房管局。那么,银行是怎么办理审查这些贷款的呢?

      单县工行副行长冷冰曾经是银行的信贷部主任,也是单县五中贷款的经手人之一。昨天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冷冰本人,他拒绝了采访。

      事实上,单县工行在事后也意识到单县五中贷款存在的问题,对冷冰进行了处罚,全行通报批评并罚款2000元了事。

      最新进展

      单县成立调查组

      昨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播出后,菏泽市市委领导高度重视,责成单县立即调查。单县县委也在当天成立调查组。调查组成立后立即对单县五中、单县房管局和单县工行的部分责任人进行了调查。

      单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允全表示,调查不仅仅局限在单县五中,将对整个教育系统存在违规贷款问题进行严肃的核查,如果核查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另外,针对这次事件中受到影响的老师,陈允全书记强调要给予妥善处理。

      记者获悉,当事人梁女士在人民银行查询到,她的贷款记录和不良还款记录已经删除。至于其他老师的不良信贷记录,陈允全书记表示会尽快协调工商银行予以处理。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

    来源:(北京晨报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