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前不久因未进入中科院2011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而宣布从此再不候选院士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再发博文,向业内同行发出挑战:“在10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正在国外的饶毅这次在博客中称,愿意提个“以身殉职”的竞赛建议,所谓“殉职”是指竞赛的失败者,已经定义是他自己,而“胜者”是那些现在和将来在中国做科学比自己好的人。 饶毅将竞赛的对象限定为主要在生命科学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和自己年资相同或更年轻还有冲劲的,在1977年、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 竞赛内容是“从20年前的1992年开始,到2022年8月17日为止,共30年,只以在中国进行、以中国为第一地址发表的论文”,竞赛的标准是“在中国做的科学研究,是否针对重要和有意义的问题,其工作对本学科领域的贡献在世界上、在人类知识推进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饶毅表示,自己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让大家不如我,而是真心期盼很多人比我好。”他在博文中透露,自己从32岁以后就养成一个习惯:晚上和周末不上班,还看专业以外书籍和写杂文。因此“和我竞赛不是很难”,“中青年院士(和其他自愿参加竞赛者)肯定容易超过我。” 在这篇最新博文中,饶毅再次批评了某些“院士”的做法:一是有些人做科研的目的就是做院士,所以一旦当选院士,就积极做其他事情;二是这些人给学生树立不良榜样,有些学生也决心步其后尘、走入歧途,影响中国科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三是这些人不积极做科学,并非没有资源,而是在资源比较多和权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不积极做科学,给国家的科研投资带来较大的浪费;四是从普遍情况来说,中国目前科学水平还不是很高,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只做到国际上比较好的大学的副教授,就在当选院士后离开了科研一线,等于对中国科学釜底抽薪,使中国科学的高度被“封顶”或“腰斩”,为此他呼吁“国际副教授水平做中国院士而荣休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饶毅有意以这篇博文作为近期话题的终结,他表示“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更有意义。” | ||
|
||
相关新闻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