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浙江在线健康网5月18日讯(通讯员 俞欣 记者 王秀萍)几天前,经本网报道的全身感染卡介菌、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安吉婴儿小睿睿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而对于小睿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了异常反应,引起了公众,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关注。小睿睿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卡介苗到底还要不要接种?如何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一系列的疑问,让家长们悬起了心。今天,浙江在线健康网记者采访了省内疾控、儿保的相关方面权威专家,一一解答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小睿睿患的是极为罕见“先天免疫缺陷病” 据报道,小睿睿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诊断为:肺部感染、播散性卡介菌病、高IgE综合征。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断为:肺部感染、播散性卡介苗病、高IgE综合征、迁延性腹泻、高白细胞血症、中度贫血。 那么,高IgE综合征临床上是什么病呢?播散性卡介菌病是怎样导致的?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保呼吸科主任陈志敏解释说,高IgE综合征,是一种临床极为少见的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200多例报道,而在国内仅有个案报道。这是一种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反复葡萄球菌感染、肺脓肿、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降低、湿疹等,而最显著的特征是血中IgE显著增高。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常持续终身。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部分患者可有家族史。大多数高IgE综合症患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但也有部分患者具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产生一次轻微的感染。大多数人接种了卡介苗后都是安全的,但如果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由于身体缺乏免疫力,卡介菌可进入血液,并发生全身性扩散,称为播散性卡介菌病。 新生儿早期识别先天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极为困难 做免疫检测几乎不可能 陈志敏主任说,由于原发性免疫疾病种类繁多,早期识别技术并不完善,发病率很低,因此早期识别原发性免疫缺陷存在诸多困难。对一个新生婴儿来说,一出生就要进行大量抽血去进行一些极为罕见病的筛查,这是不现实的,而且以目前医疗技术来说也做不全面。况且对先天免疫性缺陷疾病患者来说,现在没有出现症状并不意味着以后正常。 陈主任强调的是,高IgE综合征不仅发病罕见,曾有报道全球因接种卡介苗而引起卡介菌病的发生率为0.19~1.56/100万,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免疫缺陷患者打了卡介苗都会出现全身感染这种情况,所以对所有新生儿都做这方面筛查显然是不可能的。 卡介苗接种目前仍是预防粟粒性肺结核和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最好选择 浙江省疾控中心免疫所李倩所长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卡介苗是绝对安全的。为了防止结核病的蔓延,卡介苗仍然应该是新生儿免疫接种的正确选择,目前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卡介苗主要预防的是粟粒性肺结核和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目前这两种疾病发病均处于很低水平,这与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密切相关。 我省自1950年开始预防接种工作,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到目前为止累计已对全省1800多万儿童接种2.5亿剂次的疫苗,对消除和控制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流行发挥了巨大作用。据估算,实施免疫规划30年来,我省平均每年减少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至少在10万人以上,减少死亡6000余人。 而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如果3个月以上才打卡介苗,就需要皮试,如果验出已被感染过结核菌,卡介苗就不需要打了,因为身体具有了免疫力。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每年全球约有1亿儿童接种。卡介苗在我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为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卡介苗接种禁忌、反应及注意事项: 禁忌:当新生儿患有高烧、严重急性症状及免疫不全、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低体重、严重湿疹、可疑的结核病时,不应接种疫苗。 | ||||
来源:( 浙江在线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6849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