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羊城晚报 讯 记者吕楠芳、骆苹,实习生王孟涛报道:清明临近,墓地价格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在从化 辟出大片山林,建成“公益经适墓地”,每年的管理费只是象征性的20元。这令从化市骨灰集中安放率连续六年实现百分之百,吸引了韶关 、河源 、清远 等地民政部门前来“取经”。今年3月,从化市民政局被评为全国殡葬管理先进单位,这种“公益经适墓地”将在全国山区城市推广。 这样的“公益经适墓地”好比保障性住房,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坡上划出一格作为骨灰安放处,故又名生态安放地。 位于从化南部的太平镇生态安放地,是从化11座生态安放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座,目前使用面积未超过征地总面积的一半,已经安放有2800多具骨灰。三片山林环水相抱,自然风景优美,墓群依山而建,层层墓穴逐级而上,呈梯式分布。 而位于城郊街的象山园安放地,原本是一片松林,2004年建成骨灰安放地时保留了松林的模样,原始地貌不变,不推平地表,不移除植被,远远望去,安放地与周围青山浑然一体,几乎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与经营性墓地相比,生态安放地更加悄静而隐蔽。墓穴没有醒目的立碑,也没有豪华的绿化,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墓碑大小近似一部Ipad,嵌入地面的石碑上篆刻着死者的户籍地,按照编号或姓名顺序,分区、行排列,穴位其他位置则就地平整。 这一绿色生态的墓地模式为从化首创。自2004年以来,从化共建成11处生态安放地,基本每个镇街拥有一个,目前均已投入使用。基本上解决了从化市清理历史遗留坟后的骨灰出路问题,并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能满足建成后20年的安放需求。 据从化民政局副局长李暖辉介绍,11处生态安放地都选址在荒山瘠地,距离城镇10公里范围外,避免占用开发性土地和耕地,且每个生态安放地在建设时都尽量保持了选址的原始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每个墓穴占地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既保护了生态,又节约了土地。 从化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李志明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称,生态安放地属于公益性墓园,只准本镇户籍逝者安放。除按照物价部门规定每穴每年收取20元管理费外,不收取任何名目费用,对于低保五保户,还会采取相应的减免费措施。而安放地的日常维护管理支出,大部分由本镇政府负担。 | |||||||
来源:( 羊城晚报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68497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