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温暖亲切少了炫富攀比多了 变味同学会催生“恐聚族” “年终奖发了5万元”、“抢在去年底又买了辆车”、“刚刚去了趟香港回来”……又到了同学老友聚会高峰,谈论近况的同时难免带有比较的意味,这让不少网友表示“鸭梨很大”,纷纷上网诉苦。继去年囊中羞涩出现“恐归族”后,攀比之风导致聚会变味又催生了“恐聚族”。 网友“漂浮北京”发帖称,自己学生时代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班干部,高考考进北京一流高校,“但近几年的工作发现自己已是风光不再,而以前班里那些只能考上三流大学的差学生,现在在社会上风风光光。这让我心里觉得有点不舒服。” 今年刚刚在一家日资企业市场部任职的程先生也对是否去参加即将举行的高中同学会有点犹豫。他告诉记者,以前刚毕业时总是对聚会充满期待,老同学在一起即使回忆当年糗事,也觉得颇为亲切和温暖。但随着经历增加,聚会却一年比一年令人失望,“整个聚会有点‘炫富会’和‘攀比会’的味道,再加上我最近手头有点紧,不太想去参加聚会了。” -专家建议 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有了心理落差,不知如何面对昔日同学,这完全不必成为正常聚会的障碍。”中华英才网职场专家欧阳晖表示,“恐聚族”最好先调整自我心态,因为“恐聚族”往往预设了很多负面情绪,聚会时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蛛丝马迹,来佐证自己的猜想,觉得其他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可能会把正常的关心当作刺探隐私,这都是不健康的心态。同学聚会对于人际网络的恢复和维系是很重要的,并不需要说很多话、搞很复杂的活动,特别是聚会组织者要积极创造和引导和谐的氛围,不要让同学聚会成为大家心理上的负担。 他同时建议,大家在社会上的职业虽然千差万别,但同学聚会应该卸下所有“包装”,开展“裸奔”聚会,毕竟聚会更多为的是回忆和分享。 | |||||||||||||||||||||||||||||||
来源:( 北京晨报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6849735
|
|
|||||
|
· | 1967年2月5日 上海人民公社成立(图) |
· | 2月4日:二十世纪中国首例伪钞案,主犯均为日本人 |
· | 2月2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 |
· | 2月3日:中共要求“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相结合 |
· | 2月1日:曹雪芹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