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人民网北京1月27日电(记者杨伊)昨天正值我国农历传统的“小年”,全国17个省区市的31位党政领导齐聚网络,通过人民网发表新春贺辞,向网友拜年并致新春祝福。纵观这30份来自东西南北不同地区的贺辞,各省领导文章篇幅普遍短小精悍,并且更有网络的味道,字里行间无不带着“给力”、“围观”、“拍大砖”等当下时髦“潮语”,最令人难忘的当数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省长秦光荣,两位领导在贺辞中,将“十一五”发展总结为:“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转变发展方式最给力”,跟帖网友纷纷叫好。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我们真诚希望,广大网民朋友继续发扬“思想活跃、理性务实、敢说真话、热情参与”的优良传统,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当好“潮人”“脖主”,坚持“灌水”“拍砖”,多多“围观”“给力”。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省长秦光荣: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转变发展方式最给力。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过年了,借用网络语言向广大网民朋友送上新春的美好祝愿:祝新的一年身若仙兔、业如脱兔、前“兔”(途)一片光明!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希望广大网友多多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上“好铁”,多拍“大砖”。今年,我也会挤出更多时间上网,与各位网友在线交流、讨论问题。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山东省省长姜大明:真诚希望广大网民朋友“手握鼠标,胸怀天下”,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山东的发展,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外,也有不少的省领导在贺辞中介绍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工作安排。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困难作为群众工作的第一要义,把听取包括网友在内的群众意见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增进福祉,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新的一年里,浙江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深入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综合竞争力。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跳起摸高、加快发展,努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新的一年将是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将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继续大幅改善的一年,将是基础设施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一年,将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大团结更加巩固的一年,将是反分裂斗争更加深入、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一年。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我们将加快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新陕西,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省委省政府总的考虑是,不断加快新能源、生物制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 贺辞中,各地省委书记、省长也纷纷对互联网发展发表了各自见解,并普遍表示,2011年会“将网络问政进行到底”。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我们会更加重视借助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网友的关切转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把网友的监督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把网友的智慧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成果,在与网友的良性互动、同频共振中,不断把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网络无疆、网民有力。网络已成为我们听民声、纳民意、聚民智的有效载体,网民已成为我们发现不足、查找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力量。衷心希望关心福建发展的“粉丝”们,一如既“网”关注福建、支持福建,也衷心希望人民网一如既“网”地宣传福建、推介福建。 上海市市长韩正:真诚期盼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给予上海更多的关注,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潜水”时一定认真倾听大家对上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择时更多地在网上与大家直接对话沟通。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多年来,广大网友热情关心安徽发展,积极通过网络建言献策,特别是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栏目开辟以来,机制日益健全,成效日益扩大,已成为我们倾听民声的好渠道、荟萃民智的好帮手。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广大网友的沟通交流,更加重视网友留言办理工作,努力把握网络舆情规律,不断健全长效互动机制,切实推动科学民主决策,和广大网友一道,共同建设沟通顺畅、信息公开、相互信任、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问政于网是我们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解读民心的重要途径。新的一年里,衷心希望广大网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更加注重对网络声音的关注,特别是通过人民网搭建的平台与网民扩大交流,与群众拉近距离,让我们共同给力甘肃发展,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 ||||
来源:( 人民网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68497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