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应当充分认识温总理冀望深圳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前列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部主任赵智奎 特区从成立之初就客观存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外的其他要求,未来必须承担为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路的责任。 ——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薛广洲 希望深圳在推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继续发力。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 深圳应当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先行城市”。深圳不试谁来试?这方面不能等,一定要在后三十年的起步阶段把这件事起步起来。 ——成都社科院院长程显煜 30年,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化现代大都市。未来30年,深圳如何继续这种奇迹?昨日,“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继续在深圳召开,11名专家依次把脉深圳未来,多数专家呼吁深圳必须深刻领会总理讲话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先行先试,也有不少专家建议深圳未来要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 特区经验具有“世界意义” 1979年,深圳经济总量只是香港的0.36%;到了2000年,深圳经济总量是香港的1/8;2009年,深圳的经济总量达到香港的57%。深圳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5.8%,创造了名符其实的“深圳速度”。 面对深圳30年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主任张宁表示:“特区的成功实践,实际上走出了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新路径,应当充分认识特区经验的世界意义,从对世界的意义上去理解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紧密联系。” 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提出,随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年,世界的目光也聚集到这里,深圳不再是中国的深圳,成为了“世界的深圳”。 未来30年必须注重内部“不均衡” 30年来,深圳在经济发展上亮出了一张举世瞩目的优秀成绩单,但是特区建立时曾经独享的政策优惠现已成为全国各区的“普惠”,且现今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幻莫测,国际化、区域化趋势的演进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兴起也给深圳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表示:“深圳已经形成了一种赶超型经济发展、混合型的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的社会结构等深圳模式。”他指出,深圳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和非均衡的改革,虽然在一定时间里推动了超常规的发展,但是它自身存在的某种不平衡、不合理和不协调也造成了自身内部的生存性矛盾。他提醒深圳在未来的30年中,必须注意这种不平衡。 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主任张神根也总结,深圳未来发展必须慎重处理转变过去发展的模式、新的创造性、新的发展中缺乏动力和拓荒牛的精神、内地化的倾向、制度创新不足等八大问题。 成都市社科院院长程显煜也表示,深圳未来应当“全面建设、全面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大建设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专家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深圳应先行 温家宝总理8月20日至21日来深视察,对深圳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部主任赵智奎表示:“应当充分理解温家宝总理考察深圳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温总理冀望深圳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前列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专家们纷纷寄望深圳能在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有所作为”。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薛广洲认为,特区从成立之初就客观存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外的其他要求,未来必须承担为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路的责任。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说,去年大部制改革,包括行政层级的新探索都显示了深圳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努力,希望深圳在“推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继续发力。” 成都社科院院长程显煜进一步建议,深圳应当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先行城市”。他认为,深圳应当进行一系列具体的政治体制范畴的改革,试行“调整党委政府的关系、进一步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上做一些探索,并在廉政建设上一定要有创新。” “深圳不试谁来试?……这方面不能等,一定要在后三十年的起步阶段把这件事起步起来。”程显煜说。 “深圳的未来关键在于文化引领” 深圳特区一直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多年以来,文化产业一直以年20%的增长速度发展,已经是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徐东平认为:“深圳的奇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他表示,深圳成功的经验,关键是政策引领,重点是体制创新,而核心是文化自觉,深圳在导向文化、实力文化、普惠文化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他表示,深圳的未来关键在于文化引领,经济特区要从经济示范变成综合示范,城市发展的比拼要从经济走向文化。他表示,未来深圳应当力争成为“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和“文化型城市”。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主任傅才武也提出:“后特区时代需要建构城市特色文化发展战略。”傅才武说,深圳应该在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相匹配的文化体制改革上有优势,应当规划战略、积累经验,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作出贡献。他建议,深圳应建设深圳特色城市文化品位,尽快做“一个能管20至30年的深圳文化发展规划。”(黄超 孙晔) | ||
|
||
相关新闻
|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