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 老杨在自家房顶上搭了个木屋当炮楼。(图片来自楚天都市网)
![]() 老杨在自家房顶上搭了个木屋当炮楼。(图片来自楚天都市网)
![]() 老杨用大号盒装烟花和手推车做了个“炮车”。(图片来自楚天都市网)
![]() 老杨用铁套筒和烟花做成单发的火箭筒,炮台里备有许多弹药。(图片来自楚天都市网)
现在网消息 为了反对强制拆迁,东西湖一农民自学“阿凡达”,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搭了个“炮楼”,自制火炮两次打退拆迁队。昨日,农民杨友德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钉子户。 8米高“炮楼”守卫25亩土地 昨日下午,记者在东西湖金银湖汪湖嘴,见到了56岁的农民杨友德。 杨友德在这里承包了25亩地,2029年到期。在这片田地里,杨友德开展多种经营——养鱼、养牛还种植棉花和瓜果。 记者在他的带领下,穿过一道小门便进入了杨友德的“领地”。为了阻止拆迁队,杨友德在田地里的小路设置了路障。他说,遇到紧急时刻可以燃烧这些路障,减缓拆迁队进来的速度。 田地里建有几间平房,是杨友德和老伴的住所。在平房旁边,一个用木头搭建的“哨岗”特别引人注目,“哨岗”高约8米,下面架空,上面是一个不到3平米的“阁楼”。杨友德说,这是他的“炮楼”,居高临下,可以将25亩地尽收眼底。 礼炮做成“火箭弹”射程达百余米 这座“炮楼”没有楼梯,杨友德搬来一个竹梯才能上去。 记者在上面看到,“炮楼”上放着价值2000多元的礼炮,杨友德将它们拆成单个,一个筒子就是一枚“炮弹”。说着,杨友德拿出一个礼炮筒子,将它放在一个自制的铁筒内,随后他一手握铁筒下面绑定的木棍,另一手点燃礼炮引线。“轰”一声,“炮弹”飞出去,在百米外的空中爆炸,威力惊人。 曾打退百人拆迁队 据杨友德说,去年他听说自己的25亩地被征用了,但是由于补偿没有谈妥,他拒绝搬出。 “后来拆迁方就多次放话出来,说要对我动手。”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今年年初,杨友德将一辆手推翻斗车的前部铁皮拆掉,在翻斗里面放置了一箱礼花弹,准备对抗拆迁队。 今年2月6日,30多人的拆迁队伍来到地头准备强征。“我当时就点燃了礼花弹。但是他们都躲在铲车后面,等我的礼炮放完了,他们冲出来把我打了一顿。”当时对方虽然没有强行将杨的房屋推倒,但放话说下次会再来强拆。事发当天,杨在亲友的帮助下做了“炮楼”,改装了“武器”。 据杨友德说,5月25日下午,又有一支一百多人的拆迁队,戴着钢盔拿着盾牌,在推土机和挖掘机的掩护下,再次来到他的地里。“我发现后立即爬上炮楼,朝他们放了几炮,他们就停住了。后来民警赶来把他们赶走了。” 心声 》》》 “我不是钉子户”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杨友德反复强调,自己并不是钉子户。“钉子户是那些要价过高的人,我的要价是按照政府政策来的。” 杨友德说,他将继续采用这种手段和拆迁队对峙。为此他又“研制”新型的近距离攻击武器“汽油弹”,并在“炮楼”上放置了躺椅,准备24小时守卫自己的田地。 | |||||||
来源:( 大河网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6849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