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我和老公天天下班较晚,回去做饭很不方便。费心费力地做了,又吃不了多少。因为家里老人住得比较远,无法回家吃饭。天天在外面吃,又不卫生又不营养。我希望找一家老人,两人或一人的都行,愿意我们来搭伙。如果是老人自己做饭,我们可以付费或摊菜金。如果是请保姆做,我们可以付一半的保姆费。只要让我们能吃上现成的可口饭菜,我们可以和老人协商。我们住西安北路,希望找一个家附近的老人。”
两个人的晚餐 自己做吧,下班回到家连菜都买不到了,要不就只好天天凉拌菜加熟食。没办法,只好周末回父母家狂吃一顿 “只要手上一空,就会下意识地想,今天吃啥子喃?”王小姐30来岁,家住西安北路,老公是个公务员,自己是一名专业的德语翻译。 在单位上,小夫妻俩都干得风生水起。但一提起“吃饭”这个话题,王小姐一下子就犯愁了。王小姐说,因为工作忙,她和老公的午饭都是在单位解决。老公单位的食堂比较有保障,吃得也还可以,至少吃饱是没有问题。而她中午因为经常要加班,很多时候都赶不上食堂的饭点,只好一碗米线或一份快餐了事,而“牛肉米线里永远是4块牛肉,叉烧饭的例汤也永远是排骨萝卜汤”。 午饭也就算了,毕竟工作为重嘛,那就晚上吃好点吧。可一提起晚饭,王小姐就更头疼了。她说,她工作的单位在红星路,家住西安北路,就算每天准点下班,加上路上堵车,每晚到家已近7点。匆匆杀到菜市场,结果发现蔬菜摊上只剩下了土豆、番茄,肉也只剩下卖不掉的大肥肉,“简直没法做”。菜市无望,只好到超市碰碰运气。结果转了半天,发现这儿也比菜市场好不到哪里去,绿叶子菜都是些挑剩下的,不是叶子已经蔫了,就是已经有些烂了。没办法,只好又转到熟悉的凉拌菜和熟食柜。烤鸭、白宰鸡?看着就腻得不行;买点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但试了好几次,发现超市做得确实太甜,没办法,也只好放弃。最后,还是选了卤肉和椒盐大虾,虽说一周要吃上几顿,但“确实很下饭”。 “最可恨的是,当你疲惫不堪地把东西提回家时,老公突然给你来个电话,说晚上有应酬,不回来吃饭了,这时你连吃凉拌菜的心情都没了,只想随便泡一碗方便面了事。” 因此一个星期下来,回父母家饱餐一顿成了王小姐最期待的事。她说,每次一回到青白江父母家,妈妈都会体贴地做上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鱼香肉丝……而她也总会毫不客气地埋头苦吃,就像要把欠下的油水全找回来一样。最后再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莲藕排骨汤,不吃到撑起绝不搁碗。“唉,现在想起来都要流口水。” “真的,我再也不想应付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连营养都跟不上了。”因此王小姐打进本报热线,急切地想找一户相邻的人家搭伙,“最好是老人,付费、摊菜金都行”。她说,自己和老公的要求非常简单,“不用大鱼大肉,只要能按时吃上现成的晚饭,喝上一碗热汤,干干净净的就行。” 调查故事 听了王小姐的故事后,记者立即对本市50名中青年白领的吃饭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一番调查后,记者遗憾地发现,在“工作忙、压力大”的背景下,“吃饭难”成了每个上班族难以言表的隐痛。 单位职员的痛苦一天 小时候我梦想能天天下馆子,现在想正儿八经地在家吃一次饭却成了奢望 李清(化名)是某单位的行政人员。她说,她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同事间碰面的开场白从“吃了吗”变成了“你在哪儿吃的?” 每天早上,为了能尽可能地多睡一会儿,李清向来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冲出家门、挤上公交车。早饭充其量就是在冲向公交车站的途中,在家门口的小店里打包一笼小笼包子加一杯豆浆。中午,由于单位没有食堂,李清只好和同事在办公楼周围已经轮流“扫荡”过一百遍的几个餐馆间进行痛苦的抉择,烦恼着今天是选择吃盒饭还是米线,或者是去那家昨天前天上前天才去过的餐馆,再点一次土豆烧排骨加丸子汤。晚饭更是个噩梦:加班已是家常便饭,踩到7点半前回家,已经累得没力气再去买菜、做饭,一碗方便面、速冻饺子是最好的选择。 “小时候我曾梦想能天天下馆子,总觉得外面的饭比家里的好吃,哪晓得现在想正儿八经在家吃一次饭却成了奢望。”李清说,每天早上上班路过家旁边的家乐福,看到一些老人提着鱼拿着菜,商量着今天怎么做着吃时,都觉得“那是一种好遥远的幸福啊”。 总经理助理的一周食谱 早上:一个苹果,中午:陪客户吃饭,菜没吃几口酒喝了不少;晚上:盒饭外卖 出生于1985年的小童工作3年了,在某单位做总经理助理,月薪4000元左右,并无太大经济压力。对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童来说,“做饭”真的就只会做饭,菜只会番茄炒蛋,汤只会做番茄蛋汤,最常吃的面是方便面。因为工作不定时,父母又不在身边,“吃饭”成了她生活中最为头痛的事。 小童为记者细数了她上一周的菜单: 周一:早上:前一天周日逛街时买的一个面包;中午:很忙,在公司楼下随便吃了碗米线;晚上:加班到9点,回家吃了个苹果。 周二:早上:家里剩下的最后一个苹果;中午:老板请客作陪,菜没吃几口酒喝了不少;晚上:盒饭外卖。 周三:早上:250毫升牛奶;中午:赶材料太忙,省了一顿;晚上:庆贺项目中标,火锅。 周四:早上:路边茶叶蛋;中午:和同事AA制小炒,每人23元;晚上:加班,盒饭,全是肥肉,没吃。 周五:早上:没吃;中午:时间紧,一碗米线救急;晚上:和朋友聚会,请客花了近600元。 周六:睡到中午自然醒,煮了碗汤圆;晚上:和朋友聚会,每人出资100元。 周日:睡到下午起床后,吃了碗方便面;晚上:不想出门,吃了碗麦片。 “啃老族”的抓狂生活 “只要爸妈一走亲戚或旅游,我们家的生活就一团糟,晚饭早饭根本不能保证” 和每天为“吃饭”抓狂的王小姐、李清、小童相比,何悦(化名)和张伟(化名)就太幸福了。何悦结婚10多年来,“十指不沾阳春水”,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全赖勤劳的二老。退休在家的父母虽未和她住在一起,但每隔两三天就会到女儿家一趟,带来十几个保鲜盒,里面装满各类菜肴,堆满整整一冰箱。何悦和老公每晚下班回家后,只需把菜放到微波炉里“打一下”就好了。但中午在单位那顿,何悦就如同患上了“选择障碍症”,不是嫌炒菜麻烦,就是觉得米线难吃、快餐没营养,到最后,往往一瓶酸奶了事。 比起何悦,张伟更有先见之明。当初买房子的时候,他就专门买了套离父母家步行只要10分钟的房子,不为别的,就为了每天能回家吃上爸妈做的热菜热饭。 但吃饭“啃老族”也有抓狂的时候。“只要碰上爸妈出去走亲戚或旅游,我们家的生活就一团糟,晚饭早饭完全不能保证!”何悦说。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大肉 行政人员 办公楼 保鲜盒 白领 |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 |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6849735
|
· | 1996年1月21日:北京西站开通运营 |
· | 1月20日: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痛击南越海军 |
· | 1月19日:伪满洲国在吉林长春恢复帝制 |
· | 1月18日: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 |
· | 0395年1月17日 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