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进入论坛】 |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 ![]() (衡南县相市村上溪堰已经断流,地表水的缺失严重影响农田灌溉。图/记者秦楼) 潇湘晨报7月30日报道 “已有一个半月没下雨了,这样的旱灾10年未遇。”昨日凌晨4时不到,衡南县向阳镇农户泉衡生就将摩托车开出家门,载着一车刚打捞上来的活鱼送到市区的农贸市场。自从6月中旬断雨以来,衡阳地区已有三分之一水塘接近干涸,全市共有17.6万人饮水困难,大部分中型水库仅能维持20天供水,欧阳海水库多次出现险情、两次中断供水。特大干旱10年未遇。 在鱼、牲畜、村民的一场关于生活、生产用水的博弈中,这位农户最终决定将整塘活鱼打捞上岸送到市场,以首先保障村中的家禽以及动物的用水。 池塘干旱致市场鱼价大跌 “猪肉价格10多块一斤,赶快来买鱼吃,鲢鱼只要一块钱一斤了。”昨日上午,衡阳市城区易赖街菜市场,一辆摩托三轮车的拖箱内盛满了活鱼,泉衡生大声叫卖着。因为卖得便宜,许多市民怀疑是“病鱼”而不敢买。 谈到这车活鱼为何贱卖,这位农户面对记者是一脸无奈,他说:“气温太高,塘水少,再不卖就只能死在塘中了。这些鱼绝对没受到水源污染,不是病鱼,对人体没有危害”。 衡阳某大型食府采购员一下购买了200多斤鱼,“平均下来仅要2块多钱一斤,成本低,可以成为客人桌上的特价菜。”这位采购员表示,“现在猪肉价格太贵了,鱼的价格低得连我也没想到,不过对餐馆对市民都有好处。” 夏秋连旱几成定局 据衡阳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目前,衡阳地区已有98.9%的乡镇不同程度遭受干旱灾害,2079个村民小组17.6万人饮水困难。在祁东县凤歧坪乡,530口山塘已干涸三分之一多;常宁市盐湖镇官冲村27口山塘、9口水井有一半已干涸;衡阳县长安乡的1.6万亩稻田已有1.2万亩受灾,受灾面积达86%……大量群众饮水要到很远的地方用车运、用桶挑,衡阳地区夏秋连旱几成定局。 相比1998年,今年衡阳地区持续高温少雨,6月中旬以来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减少八成,全市12个县(市、区)184个乡镇不同程度遭受干旱,其中灾情严重的有181个乡镇、3114个村、37245个村民小组,分别占全市乡镇、村、组总数的98.9%、63.4%、66.7%,目前全市有6.3万口山塘干涸,占全市山塘的近三分之一,另有166座水库、514条溪河断流,2079个村民小组17.6万人饮水困难。 122万亩农作物受灾 “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常宁市,常宁6月中旬以来降雨量最少仅为3.29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200毫米,而同期蒸发量达633.4毫米,同期增加160毫米。”昨日,衡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夏先华介绍说,预计今年灾情很可能超过1998年特大干旱年。 泉衡生的说法在衡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得到了印证。按气象部门标准,连续60天降雨少于75毫米的年份为特大干旱年。夏先华说,衡阳市很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标准,预计比该市1998年的特大干旱还要严重得多。 据衡阳市防汛抗旱部门提供的数据,截止到7月28日,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22.81万亩,其中水稻87.81万亩,旱作35万亩,枯萎14.73万亩,衡阳县长安、高壁、栏垅、曲兰、樟木,衡南的冠市、相市、近尾洲、茅市、茶市、向阳、云集,常宁的三角塘、庙前、罗桥、宜闲时,耒阳的长坪、大坪等乡镇晚稻受灾面积都在三分之一以上。 [应对] 如条件成熟立即人工增雨 只要条件成熟,有了足够的积雨云,我们将立即人工增雨。”昨日,衡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说,6月13日断雨后,衡阳地区转入晴热高温天气,各区县市降雨比历年同期大幅度减少,而气温明显偏高。6月13日至7月28日,全市平均降雨仅为13.2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8成以上。 [要求] 受灾农田绝不允许抛荒 昨晚7时30分,衡阳市召开抗旱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全市抗旱工作。衡阳市市长彭崇谷要求,以“先生活后生产、先活水后死水、先地上水后地下水的原则,科学调度用水,29处中型水库由抗旱指挥部统一调度,绝不允许抛荒现象的出现”。 |
||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